无障碍
中国光大银行2008年年报——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发布时间:2009年07月01日

 


企业社会责任是企业在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的同时,应承担的维护和增进企业其他利益相关者利益的责任,包括对员工、客户、竞争者、政府、社区及环境等利益相关者应尽的义务。商业银行一方面接受了巨额的国家和社会公众的股本投资,同时承担了绝大多数社会公众和企业的存款资金作为负债的主要来源,其信贷、投资、清算结算、中介代理等服务会影响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层面,承担了大量公共责任,其经营活动直接关系社会公共利益。为社会各界提供优质金融服务,有效控制金融风险,提高社会资本的利用效率,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建设和谐金融生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是商业银行义不容辞的基本义务,也是商业银行提升竞争能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需承担的历史使命。近年来,光大银行在大力拓展业务、防范化解风险的同时,积极履行企业应承担的社会责任,集中表现在以下诸方面:

 

坚持为股东创造价值

1992年光大银行成立时注册资本15亿元,实收资本7.75亿元。1997年1月光大银行完成增资改制,成为国有控股的股份制商业银行,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增至28亿元。1999年光大银行接收中国投资银行,成功地解决了其历史遗留问题,为国家金融稳定做出了贡献;同年,光大银行将注册资本增至43.12亿元,增资资金15.12亿元由资本公积转拨。2000年光大银行通过向原股东配售和新投资者认购定向认购方式,将注册资本增至74.699亿元。2002年光大银行将注册资本增至82.1689亿元,增资7.4699亿元由资本公积转拨。2007年11月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向光大银行注资200亿元人民币等值美元,使光大银行注册资本增至282.1689亿元。2008年末,光大银行股东权益达332.3亿元,资产规模由1992年的26.8亿元增至8518亿元,同期一般存款由8亿元增至6259亿元,营业网点由1个增至426个,从业人员由80人增至17000人,特别是2008年,光大银行在政府等各方面大力支持下,成功解决了多年形成的巨额关联交易,清理多年形成的历史包袱,不良贷款率下降到2%,拨备覆盖率提高到120%,资本充足率达到9.1%,成为一家健康的有相当社会影响力的全国性股份制商业银行。

 

持续创新金融产品以服务社会大众
  

通过金融产品、技术和服务创新以不断满足社会需求是商业银行服务社会、服务客户的重要使命。光大银行在理财业务产品创新中具有先发优势和较好的市场影响力。自2004年光大银行向市场推出“阳光理财”系列产品以来,连续创造了多项“第一”,开启了国内理财产品市场的先河,有力地促进了国内理财市场的持续健康发展,“阳光理财”成为光大银行最重要的品牌形象,深受社会公众客户的认可和喜爱。此外,光大银行在投资银行、住房按揭、总对总工程机械按揭、汽车全程通、贸易融资与供应链融资、中小企业融资、全面代理财政支付、企业年金托管和管理等方面的产品与服务创新均具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从2007年起,光大银行探索将金融特色产品与企业文化、社会责任相结合,陆续推出了“母亲水窖•阳光卡(借记卡)”、“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母亲水窖”公益理财计划等公益主题系列产品,开通了柜台、网上银行、自助设备等捐款渠道,光大银行的客户可以通过各种渠道便捷地向“母亲水窖”等社会公益项目捐款。以社会公益事业为主题的金融产品创新是光大银行对银行产品价值的深度挖掘,并在产品发行和推广中将感恩、大爱的慈善理念向广大客户传播,无形承担起了文化传承和道德支撑的角色,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完成社会公益理念的传播,促进了社会公益事业的顺利开展。

 

积极探索中小企业融资新模式


中小企业融资难、贷款难一直是制约其发展的重要因素。光大银行积极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号召,从资源配置、管理体系、营销策略、绩效考核等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予以倾斜,在上海设立中小企业管理中心,针对不同类型中小企业经营特点,以“阳光呵护计划”为产品品牌,设计了“订单融资”、“贷押融资”、“应收账款质押”、“仓单质押融资”、“供应商融资”、“政府采购融资”、“经营性物业贷款”、“知识产权质押授信”、“中小企业年金”等多样化产品,以满足中小企业融资需求,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受到了中小企业的普遍欢迎,光大银行也获得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荣获“2008全国支持中小企业发展十佳商业银行”,“阳光呵护计划”荣获“中国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最具影响力品牌”。

 

积极发展绿色信贷,促进环保事业发展

光大银行严格遵照国家《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等政策性规定,制定全行信贷投向政策,积极发展绿色信贷。对于国家规定的淘汰类项目,均执行严格控制政策,对污染严重、低水平、浪费资源的企业严格限制。对符合国家产业和环保政策的企业和项目,按照安全发展、清洁发展、科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方针,积极支持企业走投入少、产出多、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集约型的内涵扩大再生产的路子,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加快推进循环经济发展。

 

主动支持、参与“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公益项目

光大银行自2005年开始参与全国妇联、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主办的“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公益项目,为西部缺水地区人民捐款建设水窖,解决西部缺水地区饮水难题。三年来,光大银行在全行系统内持续开展系列活动,动员广大干部员工为西部缺水地区捐资建窖。截至2008年底,共募集捐款800万元,捐建水窖分布于甘肃、宁夏、陕西、内蒙、新疆、西藏6省(区)。自2006年起,光大银行先后组织了五次“母亲水窖西部行”活动,分别赴甘肃、宁夏、内蒙、陕西四省(区)进行考察,先后有20余家分行、百余名员工参与了活动,大大增强了员工的社会责任感。2007年5月,光大银行与中国妇基会联合发行“母亲水窖•阳光卡”(借记卡)和“母亲水窖•爱心信用卡”,持卡人可通过柜台、网上银行、自助设备等渠道直接为“母亲水窖”公益项目捐款。2008年10月,光大银行推出“大地之爱•母亲水窖”公益理财产品,投资者在获取稳健理财收益的同时还可参与慈善捐赠,此款产品受到客户热烈追捧,首发当天仅十分钟即告售罄。同时,光大银行还与妇女发展基金会合作在北京地铁发布“母亲水窖”公益广告,在全国30家分行近400个营业网点设立了捐款箱,接受来自社会各界的捐赠。经过三年多的持续参与和稳步推进,母亲水窖工程作为光大银行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途径,已经逐步得到了社会各界和全行员工的广泛认同和大力支持。
地震无情,光大有爱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后,光大银行迅速在全行范围内发起了抗震救灾捐款活动,5月14日,光大银行捐出第一批962万元,其中单位捐款500万元,员工捐款462万元。5月22日,再次向受灾严重的成都、重庆和西安三个地区,通过所在地分行分别向当地政府各捐赠100万元,共捐出300万元善款。同时,向受灾严重的成都、重庆和西安三家分行分别发放200万元、100万元、100万元慰问款。5月26日,光大银行董事会审议通过《关于出资1000万元为灾区捐建学校的议案》,同意出资1000万元在四川灾区建设一所“震不倒”的综合性九年制学校。光大银行还在北京、昆明、福州、海口等地紧急采购帐篷等抗震救灾物资捐赠给灾区人民,支援灾区人民重建家园。在抗震救灾工作中,光大银行向地震灾区累计捐款、发放慰问金共计3268万元,其中单位捐款1815万元,广大党员、团员和员工个人交纳特殊党费461万元、特殊团费39万元,工会系统捐款9万元,员工个人捐款505万元。总行向成都、重庆和西安三家分行发放慰问金400万元,总行工会向成都、重庆分行及26名四川籍受灾员工发放慰问金38万元。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光大银行成都分行始终坚守岗位,服务社会,获得了当地政府及有关部门的表彰。
大力扶持贫困地区群众脱贫致富

  
2008年,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指示精神,做好国务院赋予光大集团的定点扶贫工作,并响应中央国家机关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向贫困母亲献爱心”捐款活动,光大银行向定点扶贫地区――湖南省新化县捐款64万元,向中央国家机关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室组织的“向贫困母亲献爱心”活动捐款30万元。

 

建设和谐劳动关系,实现员工与企业的共同发展


光大银行以贯彻落实新的《劳动合同法》为契机,规范了全行用工制度和用工形式,按照打造“人才工程、人心工程”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员工选拔任用流程,完善考核和培训机制,建立后备人才库,提高员工敬业度,帮助员工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科学、合理开发和管理人力资本,全面规范人力资源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不断完善与现代商业银行运作相匹配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逐步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的精细化、标准化和科学化。

 

以企业文化推动企业社会责任长效机制建设

光大银行通过企业文化建设,将积极承担社会责任形成全行共识。光大银行“精品银行、诚信伙伴”的发展愿景,“诚信为本、创新为先、团队合作、卓越执行、和谐发展”的核心价值观,与光大银行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相互传承,将勇于承担社会责任融入全行日常的经营活动中,融入全体员工的行为习惯中。履行社会责任已经成为光大银行企业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
光大银行将一如既往,回报股东,回报社会,与社会各方面重要利益相关者之间和谐相处,共同发展,努力成为客户最值得信赖的伙伴,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银行,在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中实现光大银行的长远战略目标!

光大银行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126号京ICP备05013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