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罗超频道】银行如何拥抱金融科技?光大银行的创新启示录
发布时间:2020年09月27日

  疫情加速了各行各业的数字化转型,在数字化上一直走在前面的金融业也在加速与科技结合。截至目前,各大银行均已公布上半年半年报,不论是国有大行、股份制银行还是城商行,均将持续加大对金融科技的投入力度成为银行业的共同选择,几乎每一家银行的研发投入都是同比增长的,大数据云平台、网点智能化、智能客服等应用均被提上日程,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成为各家银行年报中的高频词汇。在一众银行中,光大银行的金融科技投入力度也不算小,不只是收获了“真金白银”,同时也摸索出了一条独特的金融科技发展道路。

  全面应用金融科技,光大银行收获“真金白银”

  上半年,光大银行实现营业收入721.14亿元,同比增长9.03%,在过去两年快速增长的较高基数上,继续保持增长。在营业指标逆势增长的同时,资产负债规模稳步增长、负债结构不断优化;资产质量进一步夯实,风险抵御能力有所提升,各项监管指标都符合要求。

  在不确定性的大环境中,光大银行稳健发展、逆势增长,交出一份不错的成绩单,“科技”成为最大亮点之一,光大银行行长刘金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表示:光大银行“持续建设数字银行发展体系,以业务发展赋能,科技基础建设,科技治理优化为抓手,全面支持银行业务创新发展。”

  光大银行分管信息科技、数字金融等业务的副行长杨兵兵透露,全行上半年科技投入同比增长43.78%,具体来说,上半年光大银行的科技金融上的成果包括:

  1、通过数据挖掘技术丰富智能思维平台模型,深化智能营销,智能运营,智能风控,场景应用,升级智能感知平台,实现多模态生物识别的交叉应用,覆盖产品数量比上年末增长68.79%。

  2、加速创新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两大技术平台,启动安沃云工程,实施北极星架构转型计划,发布自主研发的微服务版本,推广容器云平台,全面支持银行分布式架构转型。依托区块链技术,推出新型产业链金融服务工具“光信通”,为破解中小企业融资难题提供了高效数字化方案。

  3、手机银行推出全新7.0版本,定位“财富管理银行核心经营平台”,打造金融+生活综合生态,云缴费、云支付、随心贷、招标全程通、阳光财富资产池、阳光供应链云平台、光信通、云开卡与颐享阳光+健康养老生态圈等金融科技驱动的明星产品得到更好落地。

  金融科技给光大银行带来肉眼可见的效益:上半年获客能力显著提升,对公客户72.35万户,较上年末增长4.48万户,增长6.6%;零售客户11433万户,较上年末增长1346万户,增长13.3%;手机银行、阳光惠生活、云缴费三大APP月活2338万户,同比增长832万户,增长55%;云缴费接入项目8654项,较上年末增长1451项,增长20%;云缴费累计用户5.57亿户,本年服务活跃用户2.85亿户,同比增长20%。

  杨兵兵透露,上半年光大银行通过个人手机银行实现对私理财销售占比达到87.4%,同比增长10.18%。光大银行“在线理财旗舰店”已成型,在用户理财习惯向互联网迁移之际,这一数据对光大银行具有重要意义,这让其距离“一流财富管理银行”的目标更近一些。

  金融科技也成为光大银行抗击疫情的重要抓手。光大银行在疫情期间上线无接触金融服务,上半年电子渠道交易替代率已达到98.6%,远程银行智能服务占比同比提升22%;无接触线上智能融资产品“随心贷”累计服务互联网客户2600万人。

  在金融科技加持下光大银行创造出大量创新“名品”获取用户,不断提升经营与风控水平,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成功应对疫情这样的不确定性事件的同时,实现了稳健增长。

  应用金融科技,光大摸索出一套“数字化方法论”

  积极进行数字化转型的不只是光大银行。从互联网金融到金融科技再到数字化转型,金融业都是相对其他行业更加积极的行业,原因在于金融具有极强数据属性,蕴含大量科技应用场景,天然就属于“科技+”的产业。每家银行都在布局金融科技,探索互联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而在对光大银行的数字化转型历程进行更加深入地了解后,发现它有一套独特的打法。

  首先是“早起的鸟儿有虫吃”。

  大多数银行的数字化转型集中启动在2014年“互联网+”浪潮后,互联网巨头通过互联网理财、移动支付等产品“入侵”银行业领地,银行陆陆续续被迫拥抱金融科技。光大银行却不是这一类玩家,它一直将科技创新视作发展动力,重视自主科技创新,2011年就成立“科技创新实验室”推动科技向场景的落地。

  其次是“将科技作为思维方式”。

  大多数企业数字化转型,都重在用好“科技”工具,但深层次来看,数字化对于企业来说更是一种全新思维方式:基于数据科学智能决策、结合互联网敏捷创新、依托云整合企业资源、利用AI实现智能升级……在数字化技术上领先的互联网企业有大量的创新,传统银行业因金融特性在创新上较为谨慎,如何在嫁接数字化技术的同时像互联网公司一样创新?对此,光大银行在数字化转型时,不是简单地将科技当成工具,而是将科技背后的创新思维融入到公司战略,坚持“创新引领发展”理念,明确将创新作为核心驱动因素纳入全行发展战略,持续完善创新管理体制机制,着力发挥金融科技创新引领作用。

  最后是“设计一套科技创新机制”。

  很多银行都有科技相关的实验室,但创新成果却乏善可陈,光大银行在2011年成立“科技创新实验室”后孵化出60个创新项目落地,包括金融服务开放平台、云缴费、RPA机器人等一批明星创新项目。

  光大银行“科技创新”避虚向实的关键是建立了一套科技创新机制:成立横跨14个业务部门的创新工作小组,对孵化的创新项目进行价值评估、可行性分析等集中评审;建设创新服务平台,实现“金点子工程”流程电子化,实现创新项目全生命周期闭环管理;发布科技创新产品目录,建立孵化科技创新产品全景图,便于共享产品复制推广经验;搭建创新外部交流平台,同监管机构、银行同业及国内外知名创新头部企业开展深入交流与项目合作。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RPA等新技术接踵而至,因为有一套独特的创新机制,光大银行总能第一时间抓住新技术浪潮。比如在今天金融业普遍应用的生物识别技术上,光大银行就走在了行业前面,2016年AlphaGo战胜李世石让各行各业关注到AI,2017年iPhone X推出FaceID才让人脸识别被公众熟知,但2016年光大银行就已投产人脸识别VTM应用,首次通过人脸识别技术进行客户身份认证,如今已建立起覆盖人脸、指纹、声纹等多种生物识别技术的多模态生物识别平台,支持全行400多个场景应用。

  可见,光大银行的数字化转型不是简单地利用互联网等相关的技术工具,而是以数字化转型为抓手实现公司业务的创新与经营的提升。任何科技都只是工具,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是在用好科技这一工具的同时,实现经营思维的数字化升级,用“创新引领发展”,以科技驱动创新,科技是术、创新才是道。

  后疫情时代,光大银行科技创新上演加速度

  金融业都在加速数字化转型,光大银行却已将科技渗透到毛细血管,且获得了效益。后疫情时代,国家提出新基建战略、AI产业化加速、5G时代扑面而来、AIoT万物互联变为现实……诸多因素叠加,各行各业加速数字化转型是确定的。面对新的局势,光大银行的科技创新正在上演加速度,刘金表示上半年光大银行抗击疫情、加快数字化转型,下一步三大重点工作之一,就是“依靠创新开展新机,加速推进数字化转型。坚持把科技创新放在核心位置,在下一阶段的工作当中,更加突出进中求新,依靠创新育新机,开新局。”

  具体来说,光大银行将继续深化数字银行发展体系,加快场景应用,云计算和大数据自主基础设施的建设,增强移动化、开放化与生态化服务能力,用好金融科技创新专项经费,并在此基础上打造更多更好的数字化名品,加快数字化转型,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技术运用,不断增强数字银行经营能力和风控能力。

  在落地层面,光大银行要“育新机、开新局”的关键,在于继续以科技创新实验室为依托,在光大集团IT战略下,对科技创新机制进行迭代,推动“科技创新2.0”落地。在可见的未来,光大银行科技创新的顶层设计是“123+N”数字光大发展体系。

  2019年光大银行提出的“一个大脑、两大平台、三项能力”金融科技支撑体系在2020年升级为“123+N”数字光大发展体系,包括“一个智慧大脑,两大技术平台,三项服务能力,N个数字化名品”,这是光大银行“科技创新2.0”的顶层设计,谋局智慧金融、金融云、金融大数据、移动金融、开放金融等金融科技创新,通过制定数字银行建设评价体系,一步一个脚印地让科技实现对普惠金融、消费金融、供应链金融等业务“全客户、全渠道、全产品”的全覆盖。

  在新的创新战略下,光大银行对科技创新机制进行迭代,提出科技投入倍增计划,2020年科技投入占上一年营业收入的比重将提高到3%以上,全行科技人员占比达到4%,同时优化升级科技创新机制、成立金融科技创新基金,先期投入5亿元,专项支持年度金融科技创新项目。同时,光大银行制定了一套新的激发内部员工创造能动性的创新激励模式。3%的科技投入、4%的人力投入、5亿创投基金的“345”,是光大银行2020年科技创新落地的主战略。

  半年多时间过去,光大银行以“345”为主线的科技创新2.0落地成果丰硕,这也在半年报中得到充分体现,云缴费等金融名品不断涌出的核心原因是因为光大银行有一套不断迭代的创新机制。

  杨兵兵介绍称光大银行也非常重视“银行科技基础建设”,构建银行新基建,光大银行认为“银行的科技基础建设的升级,将构筑新的护城河。”上半年,光大银行应用上云率达到了87.51%,全行有效可用数据同比增长了67.22%,自主研发的分布式数据库光大写了25万行核心代码,且获得国家知识局软件著作权,已广泛应用在云缴费,云支付,新理财等数字化名品系统上。

  下半年,光大银行将围绕“123+N”科技创新战略,以“345”为抓手,加大科技投入、夯实技术基础、培养科技人才、升级创新机制,推动科技应用、构建创新生态:

   在技术层面将继续强化基础技术建设,特别是光大数字人、安沃云、统一支付平台、开放银行3.0平台。

   在人才层面,光大银行在光大大学下设立数字金融学院,搭建创新生态平台,培养金融科技复合型人才。

   在业务层面,在三大App持续提升的同时,围绕“云X”生态服务系列、“XX通”产业互联网服务系列与“阳光X”场景服务系列打造更多细分创新应用。

  写在最后:

  在一众银行中,光大银行走出一条截然不同的金融科技之路,综合优势已确立:2011年系统布局形成金融科技先发优势、重视科技创新机制建设形成制度优势、舍得真金白银投入形成技术基础优势。高瞻远瞩、系统推进、扎堆落地,后疫情时代光大银行大概率将继续成为最懂科技的银行巨头,有望率先抓住数字化、智能化与移动化等趋势实现跨越式发展。

  光大银行已牢牢掌握智能金融时代的主动权。

  查看来源(点击进入)

光大银行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126号京ICP备05013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