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大小:

网银如何安全用?专家教您几招“秘籍”

发布时间: 2013年08月02日

 

今年3月15日,张女士来到中行江苏省姜堰罗塘路支行自动取款机前,边接电话边操作汇款。 “我身份信息被人盗卖,现收到福州公安局传票,要求汇15489元。”好在中行员工急忙询问,并机警地识破了这是个骗局。电话那头,骗子见被揭穿,气急败坏地破口大骂,然后挂断电话,张女士如梦方醒,连声道谢。

 

记者了解到,像张女士这样遭遇过诈骗的市民并不在少数,在南京很多银行网点,滚动屏幕上都在播放着警惕诈骗的短片,银行员工也为市民阻截了多起诈骗。如今,使用ATM汇款、网络支付“淘宝”、手机银行转账的越来越多,谁都想安全使用,别落入骗局。那么,怎样能识破诈骗的招数,怎样才能避开骗子的圈套呢?对此,我们特别邀请了电子银行部门的专家,详细地为大家支了几招。

 

第一招:公共电脑别随便金钱交易

别让“中毒”的电脑“毒”了你的钱包

1月,从广东出发参加朋友婚礼的覃女士在一酒店上网买机票,多次输入密码网上仍显示支付未成功,但卡上的近15万元却被转走了。经过覃女士的追踪发现,这笔钱到了游戏公司的账户,被采购成游戏点卡。

 

无独有偶,1月份,周先生在一家旅馆电脑访问12306.cn网站购票付款时,网页自动跳转到游戏点卡交易页面,网银付款对象也从“铁道部资金结算中心”变为第三方支付平台,收款商户是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由于周先生并没有注意看收款方,导致资金被转移。事后得知,旅馆电脑事先已被植入木马,劫持火车票款为黑客购买游戏币。

 

专家支招:

1、使用办公、家庭外的电脑时,存在资料泄露的风险。不排除电脑已中了木马病毒,尽量不使用公共电脑进行支付,必须使用的,在使用前请先查杀木马或病毒,并开启防火墙保护功能。

2.不断让输密码,存在被套资料的潜在风险,应立即停止支付。

3.查询资金被转移后,请记录单号,即刻报警,请警方处理,保存收到的银行提醒短信,作为辅助凭证。

4.及时和网络支付的银行、第三方支付机构客服联系,及时了解资金去向,尽可能减小损失。

 

第二招:别图省事,账户密码单独设置

南京网友小米最近在一家社交网站的用户名和密码被盗,她也没在意,就重新注册了一个,谁知道没过两天,其支付账户上却被人盗用在网上购买了几百元的游戏点卡――原来,其为了省事,微博、邮箱和网络支付账号都使用相同的账户与密码,结果被人盗用了支付账户。

 

专家支招:

1、网络支付账号和密码应该单独设置,不要和其他网上账户相同。

2、密码设置要独特性,不能为了记忆方便,设置一些简易或者与生日、电话号码等关联的密码。

3、在支付账户中不要存入大额资金,对于支付账户开启电子证书、短信验证等多重保护,保证账户安全。

 

第三招:蹭网时别忘账户安全

2月20日夜里1点,在北京工作的锒先生在睡前通过手机银行查看账户。睡下后没多久,2点多,短信声响起,银行发来的取款提醒,称其银行卡刚从ATM取款机上取出人民币2000元。而此时,银行卡就在他身上。

 

锒先生自述有蹭网的喜好,只要有免费Wi-Fi,他就会蹭。“肯定是用Wi-Fi的时候被盯上了,被人盗取了我的网银信息。”不法分子会设置没有密码的Wi-Fi吸引手机用户使用。一旦连上钓鱼Wi-Fi,手机用户的操作记录就会被复制,被相关软件破解。用户的账号被盗分两种:网站加密性不高时,直接被不法分子破解;安全系数高的网站,如银行、支付宝等网站,黑客则会引导用户到山寨钓鱼网站,从而获取账号和密码。因网上银行、支付宝等金融类网站和手机客户端信息经过了层层加密,破解的难度大,而微博、QQ、邮箱、游戏等账号则会相对容易。

 

专家支招:

1.平时最好关闭Wi-Fi自动连接。手动使用时,也应看清Wi-Fi名称,尽量不在不明的Wi-Fi上进行网络支付。

2.在登录手机银行或者支付机构网站时,最好不要直接通过浏览器,而应用银行或者第三方支付公司专用应用程序。

 

牢记“六大法宝”,安全使用网银很容易

 

第一法宝:确保终端安全,保证安全锁完好

及时更新杀毒软件,操作系统补丁。直接从官方网站上下载安装银行、第三方支付的控件和软件。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或他人发送过来的链接、文件。

 

第二法宝:妥善保管敏感信息,保证钥匙没丢

身份证信息、账户信息、银行卡信息、手机号等要妥善保管,不轻易提供给他人。不轻易在小网站或不知名的网站上预留以上信息。

 

第三法宝:重视密码安全,安全的第三重保障

要设置个性密码。单独设置,不与其他公共场合常用的密码相同。请不要使用连续、重复、简单的数字组合或与本人生日、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码等相关的数字信息。短信验证码、动态口令等动态密码涉及到账户安全、资金安全,不提供给任何人,包括自称为工作人员或客服的人员。任何索取短信验证码的行为都属于诈骗行为。

 

妥善保管支付口令牌等支付安全工具,不要将其交付他人。使用完毕后应及时从电脑上取回。若遗失,请尽快到银行柜台办理挂失及补办手续。

 

第四法宝:充分使用银行或者支付机构提供的各类安全产品

银行或者支付机构提供的各类安全工具或者产品,针对性强,安全保障比较好。用户在使用网络支付时,务必充分使用这些安全工具或者产品,比如申请数字证书、开通手机动态口令、短信提醒等服务,以提高账户及交易的安全性。如果您经常进行网上支付,建议您前往银行柜台办理网银专业版开通手续,在上网终端安装网银数字证书,确保银行账户安全。

 

第五法宝:培养良好的安全支付习惯

尽量不要在网吧、图书馆等公共场所使用网上银行,若在公用电脑上使用网上银行,请务必确认所有信息都被清除后再关闭电脑浏览器。

 

申请网上支付服务时,您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由定制您支付的交易限额,请根据您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定,以避免日后可能给您带来的经济损失。

 

交易完成后不论系统提示成功与否,都要查询账户余额和交易明细。要定期查看历史交易明细并定期打印网络支付业务对账单,如发现异常交易或账务差错,应立即与银行或者支付机构联系,避免损失。

 

仔细核对支付信息。核对支付时请注意核对页面显示的“商户名称”、“商品名称”、“数量”和“总金额”等信息,防止误付、错付。个人资料(联系电话、地址等)有任何变更,请及时通知银行或者支付机构修改相关资料或通过客户端自行修改。

 

第六法宝:选择银行和有资质的支付机构进行网络支付

要尽量选择商业银行与获得人民银行许可的支付机构进行网络支付业务。这些机构的资信较好,安全防范的措施相对完备,用户可以放心选择。对那些没有相关资质或者来路不明的机构提供的网络支付业务,要谨慎选择,如果确实想用,也要多方验证后再使用。

 

来源:中国电子银行网

网银登录
在线专家

中国光大银行版权所有 互联网服务信息备案编号:京ICP备05013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