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诈骗手段升级 网银慎用、免费wifi别乱蹭 |
||
发布时间: 2013年01月16日 | ||
核心提示
“防范欺诈短信诱骗登录假冒网银的安全提示……”“温馨提示,公司派发红利或收取续期保费不会通过ATM机办理,若接到诈骗电话,请报警……”
近期,包括银行、保险公司、信托、证券等在内的不少金融机构都在其官方网站的醒目位置发布了“温馨提醒”,建议客户们警惕各种各样可能发生的金融诈骗。
骗子骗术升级,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上周,成都商报(微博)记者采访诸多金融机构,教你见招拆招。
临近年底,骗子很忙。为此,多家银行、保险公司近期陆续发布温馨提示,提醒市民警惕金融诈骗风险。
成都商报记者留意到,此前曾被媒体广泛曝光的一些传统诈骗方式已然落伍,如今金融诈骗有升级趋势:瞄准“网银”“手机银行”等新兴金融业务。
骗子骗术升级,我们究竟该如何应对?上周,成都商报记者采访诸多金融机构,教你见招拆招。
骗局一:免费wifi别乱蹭,手机银行、购物网站最好别自动登录
被骗案例
成都市民小梁是个爱上网、爱微博的年轻人,每到一个地方,小梁总是习惯性地掏出手机查看有无免费的wifi信号。
去年年底,小梁跟大学同学聚会,一坐定,小梁便拿出手机准备发微博。这时,手机屏幕显示此地有两个wifi信号,其中一个有密码,一个没密码。小梁登入了那个没设置密码的wifi信号,并通过某购物网站的手机客户端购买了一件衣服。
过了几天,小梁手机里收到了一条提醒短信,显示她的账户在某购物网站刚消费了700元钱,“可是我那时压根就没有买过东西。”小梁立刻登录网站查询消费记录,也没有显示她有过任何消费。“手机没中病毒、也没买东西,但钱就是没有了。”
怎么回事
成都商报记者采访了某通信服务运营商的高级技术人员。该人员表示,如果没有主动泄露账号、手机没中病毒、也没有任何木马程序,那么“黑手”很可能来自免费的wifi。他表示,有的不法分子会利用设置免费wifi热点供人登录进行作案,对方可以通过网络入侵登录者的手机或电脑资料。如果登录者的手机或电脑里恰好又有不设防或者设置了自动登录的手机银行账号、购物网站账号、在线支付账号等,就很有可能成为不法分子偷盗的目标。
见招拆招
无线网络信号的普及让大家有了随时随地上网冲浪的机会,机场、餐厅、宾馆、办公室……几乎处处都有wifi信号,手机能够轻松连接上网,发微博、炒股、网购。但是,在享用这一便利的同时,还要当心其间隐藏的骗局,特别是有些未知的开放网络,无需输入密码就能够轻松登录,好坏难辨,建议热衷“蹭网”的上网族们谨慎选择。
其实,稍有经验的上网族们都会发现,正规的、有安全保障的wifi通常都设置有密码,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蹭网”,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安全的考虑,因此当大家外出聚会、用餐、休闲时,多个心眼,主动问问所在地有无正规安全的免费网络,才是防盗防骗的不二选择!
教您四招
1、 不随便蹭网,尤其是不设防的未知免费网络。
2、 保护好手机,防止被盗或丢失,并在手机里安装专业的安全软件。如果手机一旦丢失,且用户账号与手机绑定的情况下,及时挂失和补办手机卡、银行卡。
3、 虽然每次输入密码会有些繁琐,但却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风险。因此,最好不要将手机里的支付软件或购物账号、手机银行登录页面等设置为“记住密码”或“自动登录”。
4、 出于安全考虑,您还可以在账户中设置一定的支付限额,以减少损失。
骗局二:慎用网银,系统是否升级 多看看银行信息
被骗案例
又到年底,各家银行都在升级自家的网上银行系统,小王因为使用网上银行较为频繁,自认很有经验,从不仔细留意银行信息。
前不久,他的电子邮箱收到了一封网银系统升级的邮件,没多想,他就点击进入了页面,配合“银行”进行网银升级。在输入了用户名、密码等信息后,页面显示“升级成功”,但随即,他的手机短信收到了一条账单提醒:他的银行卡被人转账转走了14000元,这时他才发现自己被骗了。
怎么回事
这是典型的网银被骗案例,属于自己不多加留意造成的后果。不法分子就是利用了不少金融机构客户不习惯于登录官方网站查看信息或拨打电话核实信息的漏洞,实施金融骗局。
见招拆招
通常来说,金融机构遇到系统升级会在官方网页或通过用户手机短信的方式进行通知,用户只需记下官网的正确地址和正确的手机系统号码就能识别。
教你三招
1、声称系统故障或系统升级的,多长个心眼,立刻登录金融机构页面或拨打客服电话进行核实确认。
2、熟记常用金融机构的客服电话。
3、不要在公共场合使用网上支付功能。
骗局三:钓鱼网站花样多,网购前 认准绿条小黄锁
被骗案例
陈先生去年国庆期间准备和妻子去新加坡旅游,在网上搜索“特价机票”后,一条打折机票的优惠信息吸引了他。
登录进去后,陈先生发现这家网站的机票价格的确很有吸引力,经过比较,陈先生点击了网页上的“确认支付”,页面随后进入了“银行”的界面。但在陈先生输入了银行卡号、密码后,“银行”网页却显示支付不成功。这时,一个400开头的电话打了过来,陈先生接通后,对方自称是机票网站工作人员,表示由于“银行系统升级”,陈先生需要通过口头委托,由工作人员来协助付款。
陈先生虽然有所怀疑,但想到“银行”网页的提醒不会出错,便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完成了付款。但付款完成后,陈先生却没有拿到所谓的“特价机票”,这时他才知道自己被骗了。
怎么回事
其实,所谓的“工作人员”就是骗子,而特价机票的网站和出问题的“银行”网站都是精心设计的钓鱼网站,目的就是让消费者跌入骗局。他们把“银行”网站制作得跟真的银行网站一模一样,让受骗者放松警惕,骗取钱财。
见招拆招
其实只要稍有留意,钓鱼网站的识别方法非常简单。首先可以故意输错密码,因为通常钓鱼网站都是无法识别密码真伪的,如果输错了还能进入的页面,就一定有问题。
第二,一般“钓鱼”网站会尽力模仿真正的银行或支付页面,但再好的模仿也只是模仿,他们也有自己的“破绽”,例如网址里多了个字母或数字。
第三,学会辨别真正的网站。访问真实的银行和电商网站时,地址栏的填充色是绿色,同时地址栏末尾还会出现绿色的盾牌形图标,而一旦进入支付页面后,密码输入会在加密链接中进行,浏览器的下方或地址栏里会出现“小黄锁”标志。“绿条+小黄锁”的标志备齐了,才是正规真实的页面。
教你两招
1、不管是谁,凡是要指导您转账或支付的,都一定有问题。
2、验证码和密码勿泄露,如果一旦“被钓鱼”,第一时间修改支付密码和登录密码,然后通知购物网站和银行立即冻结账户,防止损失。
骗局四:盗卡方式防不胜防,输密码前 先用手捂住键盘
被骗案例
李先生不久前在ATM机上取了钱,没过多久他就收到了好几条消费的短信提醒。一开始他以为是系统出错了没有理会,但接二连三的短信提醒让他有点担心自己的银行卡了。果不其然,当他前往附近的银行ATM机查询银行卡余额时,他才发现那些被他“忽略”的短信提醒竟都是真事,他的银行卡虽然在身上,但钱却被别人刷走了!
怎么回事
从自动取款机上取钱,你是否注意到ATM机上方凭空出现了一根长约0.5米的似灯管样的塑料物体?张贴在ATM机旁边的告示是假的?更有甚者,ATM机上竟被覆盖上了一个假的插卡槽,或者无端端出现个小孔或者摄像头?
没错,现在有一些不法分子正是打上了ATM机的主意,他们在ATM机上安装针孔摄像头或者直接山寨一个假的ATM机,一旦有市民在这些“做了手脚”的ATM上进行了存取款的动作,不法分子就能获得这些银行卡的全部信息,并通过非法的复制卡设备复制一张新的银行卡,拿走市民的钱。
见招拆招
现在有不少银行都在ATM机上安装了摄取存取款人面部的摄像头,并安装了密码键盘罩。如果您发现您使用的ATM机无端端多了一个对准键盘的摄像头,或者突然发现身边原本没有ATM机的地方一夜之间多了一台做工粗糙的ATM机,那么转身走人才是防止被骗的最好办法。
教你三招
1、熟记金融机构的客服电话,如果发现ATM机上预留的紧急电话不对,请转身走人。
2、不管ATM机的密码键盘上有无防盗罩,输入密码前,请养成用手遮挡的习惯。
3、提醒身边或身后的陌生人站在ATM机的黄线以外,以免密码被他人瞄窃。
您还要留意的:上网可别泄露账号和密码
防盗、防诈骗……如果您是一个细心的人,那么一定会发现这些来自金融机构的“温馨提醒”。
“近期我行接到客户投诉,有不法分子冒充本行工作人员推销XX高收益、低风险的XX类产品……”“尊敬的客户:年关将至,近期请您妥善保管银行卡及相关用户信息,不轻信陌生人,警惕金融诈骗……”
的确,不管是系统更新、系统维护还是理财产品售卖、理财产品收益水平,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都会在其官方网站上进行统一的公示和信息发布,因此,为了避免被不法分子利用而发生经济损失,您需要养成时时留意银行官方信息的习惯。
此外,您还得拥有一套“自我保护”的防骗措施,例如在公共场合别透露账户信息、填写街头的调查问卷时谨慎填写个人信息;上网冲浪时,不管是QQ等交友网站还是淘宝等购物网站,别泄露私人账号和密码信息,以防被别有用心之人利用。
来源:腾讯网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