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好网银安全这道门 个人网银账户盗窃保险可选择 |
||
发布时间: 2011年02月21日 | ||
春节前赵先生在柜台上开通了网上银行账户。春节期间,他通过网银缴了电话费、水费以及信用卡还款。网银的便捷和高效服务使他不禁向记者赞叹道:“过节时候最容易忘记缴费,开通网银之后,我在家就能解决了。”
如今,网上银行已越来越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当中。通过网上银行,人们可以迅速办理查询、缴费、汇款、转账、外汇交易、基金买卖等各种金融业务。中国民生银行(600016)日前透露,春节期间,该行电子银行业务交易火暴,网上银行汇款、网上银行理财销售金额较去年同期大幅增长。据统计,春节期间大量客户通过民生银行网上银行进行汇款,大年除夕至初六的7天时间汇款交易量为去年同期的265%,春节前后网上理财销售金额已超百亿元。
近年来,网上银行已成为国内银行业重要的业务渠道和利润增长点。尽管越来越多的人已开始接受网上办理银行业务的方式,但去年底在浙江绍兴市连续发生6起累计案值上百万元的网上银行盗窃案件,到现在依然让人心有余悸,许多人对网银安全提出了置疑:“网上银行能否让人放心使用?”
2010年12月9日,6起案件受害人均收到陌生手机号码发送的短信,提示其银行网银动态口令将于次日过期,让其尽快登录相关银行的官方网站进行升级。受害人在按照短信提示的网址登录该网站并按照指引操作后,其网银账户款项被迅速转走。
绍兴警方经过一个多月的努力,成功摧毁了一个网银盗窃犯罪团伙,缴获电脑、短信群发器、银行卡以及若干诈骗案例教材等大量作案工具,扣押赃款15余万元。警方介绍,“当前,针对银行网银动态口令卡的智能型网银盗窃侵财型案件,已呈高发态势,并且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全国蔓延。据不完全统计,自2010年12月份以来,仅浙江省已发生同类案件40余起,涉案金额上千万元。”警方提醒,由于此类犯罪具有极强的欺骗性,人们稍不注意就容易上当,而犯罪分子具有极强的反侦查意识,整个作案过程不与受害人见面,全部通过网络完成,公安机关侦破案件有很大难度。因此,网银用户一定要具备网银交易基本知识,以防受骗损失惨重。
对此类案件发生,银行人士分析,发现类似的案件有以下主要特点:一是短信群发“善意”提醒,诱使网民上网操作。二是境外注册网站域名,逃避互联网监管。三是高仿真网站制作,欺骗网民输入账户密码。四是连贯的转账操作,迅速转移网银款项。显然,钓鱼网站实施犯罪的整个过程,并非面对面的传统诈骗手法就可完成。而网上银行客户被欺诈主要原因包括:使用弱密码、网银密码设为与其他网站密码相同的密码、登录假网站上当受骗、被木马病毒盗取密码等。不法分子通过假网站、假电子商务支付页面等“网络钓鱼”形式,利用部分客户安全意识薄弱骗取客户网银密码。
来源:金融界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