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障碍
阳光稳健一号2011年7月投资报告
发布时间:2011年08月17日

 

 


尊敬的阳光稳健一号产品投资者:

 

截至2011年7月29日,阳光稳健一号(以下简称“稳健一号”)产品单位净值为1.0233,累计净值1.2033。单月净值增长率0.36%,单月净值增长折合年化收益率为4.56%。下面我们就稳健一号7月份的投资运作情况向您汇报如下:

 

1、债券市场回顾

7月份债券市场并没有像很多投资者预期的那样,在6月底资金面得到缓解之后有所反弹,而是继续延续6月底的下跌势头,构成了今年以来的第二轮大幅下跌。资金面趋紧背景下机构客户的谨慎和交易资金的止损抛售掀起了市场下跌的狂潮。信用类债券在对违约风险担忧加剧的情结下收益率大幅上行。随着央行公开市场连续几周的货币投放,市场资金面有所缓解,现券收益率于月末逐步企稳。

 

全月来看,利率品种收益率短端上行幅度大于长端,1年-5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超过20bp,5年以上中长期品种上行接近20bp,10Y-1Y利差仅有30bp,收益率曲线进一步平缓;政策性银行债短端上行超过30bp,中长端上行接近20bp,曲线略比上月月末有所平缓。

 

相比利率产品而言,信用品种更是哀鸿遍野,短融和中票收益率大幅上行,短融上行幅度大于中票,一度出现了短融与中票发行收益率的倒挂。市场普遍性下跌的过程中,企业债尤其是城投债跌幅巨大。由于投资者对信用风险的担忧导致恐慌性抛售,买盘唯恐被套而异常谨慎,真正的配置机构也要求更高的信用风险补偿,各评级券种收益率上行均超过100bp。短融收益率上行达到60bp-90bp,中低评级上行幅度大于高评级品种,3年期中票各评级收益率上行超过50bp,各评级上行幅度相当,5年期中票上行30bp-50bp,高评级品种上行幅度小于中等评级品种。本轮上行,信用品种的上行幅度高于利率品种,由此导致信用利差水平继续扩大。

 

7月份股票市场延续下跌行情。交易所债券市场大幅下跌。多数债券基金为应对赎回抛售流动性较好的交易所债券,致使交易所债券的下跌幅度超过银行间市场。分离债表现出了较好的抗跌性。可转债市场7月份内走势较为平稳,随着正股价格的不断下跌,溢价率水平逐渐接近理论上的合理水平,其中以工行转债、中行转债和石化转债等大盘且流动性较好的转债更为被市场认同,抗跌性较强。

 

2、稳健一号投资运作情况

本月稳健一号净值增长略慢于前6个月,净值增长乏力的主要原因在于资金面紧缩的情况下债券市场的表现逊于以往数月。另外,由于银监会对理财业务的监管口径日趋严格,导致稳健一号此前所投资的一些高收益信托项目无法延续规模投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产品的净值增长水平。7月份,我们基本保持债券仓位,没有进行减仓。在市场暴跌的情况下,挖掘并逐步增加了高评级短融的投资比例,从目前的情况看,短期内取得了较好的价差收益。

 

7月份,我们继续维持交易所公司债券和可转换债券的投资比例。7月份内,交易所债券投资组合的市值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我们积极致力于拓展投资领域的研究,未来将增持债券分层基金当中的B层基金并进行新股网下申购。目前,稳健一号具体资产配置情况和投资比例请见图表。

 

 

3、8月份市场展望及操作思路

1)市场展望

从8月份公开市场操作的到期情况看,到期量远远小于6月份,若央行继续采用7月份投放资金的操作手段,我们预计,8月份债券市场将针对前期的恐慌性下跌有所修复,毕竟短融、中票等信用品种的跌幅过大,信用债的违约风险虽然崭露头角但造成大面积违约事件出现仍需进一步观察,同时,在信用事件出现的情况下,融资企业和当地政府的态度尤为关键。

 

虽然通胀水平屡创新高,但宏观数据也确实印证了经济的下滑,当前,我们最为担心的是在经济逐渐下滑而通胀无法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出现滞胀,而资金面的紧缩情况将对债券市场釜底抽薪,令本已经逐步恢复的市场信心再次被打压。

 

总体来看,8月份的债券市场企稳的可能性较大,具体品种来看,利率品种如果出现企稳,那么短融应该首先得到市场的认可,进而可能带动中票以及企业债收益率的下行,从而修正恐慌情绪造成的市场低估。

 

2)操作思路

综上所述,我们对于8月份的债券市场持中性偏乐观的态度。我们认为经过了6月份的调整和7月份的暴跌,信用品种的调整较为充分,尤其是短期融资券,从风险和收益角度来看,配置和交易价值凸现。因此,8月份,我们将采用审慎的态度,根据市场情况逐步调整投资组合,主要增加短融的配置比例,如果短期融资券出现获利,我们将尽快兑现收益并增加5年中票的配置比例,适当提高组合久期。

光大银行 版权所有 京公网安备 11040102700126号京ICP备05013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