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身边的许多朋友一样,我也是资本江湖的一尾小鱼,谨记“你不理财,财不理你”及“工资不能是收入的唯一来源”,平日主要从事小额买卖、零星投资,此生最大梦想便是实现财务自由,虽然这个梦想离实现仍遥遥无期。
像我这样的“小鱼”,在资本市场的声音是非常微弱的,但“小鱼”们若汇聚在一起,那发出的声音就可谓振聋发聩了。我所熟悉的草根投资者们,他们在投资理财领域沉浮多年,看得多,经历得也多,有财富增值的喜悦,也有许多急于吐槽的理财烦恼。
草根吐槽之难道我看的是“天书”?
朋友老在耳边说要理财要理财,孔莹莹也坐不住了,有次到银行办理业务,就咨询了下有什么理财产品适合自己。客户经理把她领到公告栏前,那上面打印了正在发售的理财产品名称,保本的、非保本的、45天―360天的、不同币种的等。孔莹莹看晕了,就问了这么一句,这个不用我操作就能赚钱么?“没问题!”得到这样的答复之后,她就和理财产品说明书见面了,哗,白纸打印的足有五页多,产品投向栏写着债券、期权等金融产品。翻来翻去到底买的是什么?她完全不知道。
过了一个多月,孔莹莹听说一些银行理财产品出现了风险问题,怎么出的谁也不知道,因为客户完全不知道自己的产品怎么运作,哪个环节出了问题。当时她也吓得一身冷汗,生怕自己也遇上这样的产品。
理财“说明书”看清楚再下单
“入市须谨慎”!股市里的这句话同样可以献给广大银行理财产品的购买者。面对那些林林总总让人云里雾里的理财说明书,究竟应该如何来关注这其中的种种奥妙呢。在这里,不妨和大家分享下读懂理财说明书的几个细节。
细节一:细辨产品类型
理财产品的说明书大致包括以下内容:产品名称、投资方向、投资币种、期限、产品类型、产品募集日期、产品起始日、开放日(如有)、到账日、最低投资金额、预期年化收益率等等。这其中,最重要的是弄清楚产品的类型。
目前的市场上,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大体可以分为保本和非保本两大类型。若再进行细分,则可以分为保本浮动收益型、保本保收益型产品,以及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等几大类。在这些产品中,只有保本保收益型产品的收益率是可以提前确定的,而其余两者只能看预期收益率能够实现的概率有多少。说明书上提供的预期收益率即便再诱人,保守的投资者也要三思而后行,切忌被高收益率“迷了眼”。
细节二:投资日期事关流动性
与理财产品息息相关的一些时间节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要素:投资期限、募集期限、产品起息日、资金到账日。
投资期限是指投资的时间长短,一般被视为观察产品流动性的最好指标。如果一个投资者在短期内有资金需求,那么投资期限较长的理财产品就不适合。但这并不是决定产品流动性的全部要素。在产品成立前,有一个产品募集期,一般而言,在募集期内,理财资金虽然已经存入银行,但是很多银行却不会给付利息,即便部分银行愿意给投资者一部分回报,也只是支付活期利率。因此,理财师建议投资者最好在募集期快结束的时候购买理财产品,可同时兼顾资金的流动性和收益率。
细节三:预期收益率暗含玄机
从目前的市场来看,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主要分为固定收益和浮动收益两大类。对于稳健型投资者而言,预期收益率属于固定收益的产品一般是最适合的。
但是对于预期收益率属于浮动区间的理财产品,投资者则不得不多个心眼。收益率处于浮动区间的产品大体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根据投资金额的不同,银行会给予不同的收益,这相当于是固定收益率产品的“变种”,投资者也无需过多研究;而另一类浮动收益的产品,则多属于挂钩某类甚至某几类资产的理财产品,这些产品可能预期收益率会较高,但所含风险也较大。所谓高风险匹配高收益,投资这类产品,投资者需要有一定的风险承受力,并且明白预期最高的收益率可能无法实现。
来源:和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