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磨炼或者摸清个人的投资性格?
2000多年前孔老夫子说过:“生而知之者,上也;学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学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学,民斯为下矣。”他这句话的意思好像是世间还真有那种无师自通的人。为了破除这种误解,1000多年前,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老先生又作了《师说》一文,非常明确地讲:“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 ”也就是说,作为一个普通人,谁都不是生来就明白一切道理的。
把二者结合起来,也可以窥见磨炼理财性格的一条最佳途径,就是发现问题,通过学习来解决它。
钱维军就是这样建议的,如果想学习理财,用少量的资金参与进来,进行投资的同时,定期回过头来,看看自己的每一步是如何操作的,操作之时的内心想法是什么,进而确定个人理财性格和理财方式。
具体从银行进入降息周期这一事件来看,它为每个社会成员设下了一个命题:降息周期银行利息收益下降了,怎么样能让存在银行的钱收益更高些?如果说理财机遇话,这个困局便给每个人参与理财打开了一扇门。
股市,理论上向好
“用理论上降息对股市利好的说法,是相对于目前股票市场形势来说的。”省理财规划师协会秘书长、国家理财规划师钱维军说。
综观本轮降息的诱因,不外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实体经济偏弱;通货膨胀得到控制,同时要防止高通货膨胀的发生;刺激消费,解决产能过剩;全球经济动荡不安,各国利率均较低等等。央行连续降息客观上释放出货币政策宽松的信号,意在为实体经济减负,推动其增长。
理论上央行降息本身带动的是股票估值的提升。同时,央行降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上市公司的财务负担,增强其盈利能力,进而影响其股票的市场价格。
自1996年5月1日以来,A股共经历了14次央行降息,在宣布降息的次日,沪指共录得6次上涨、8次下跌。而自2008年以来的5次降息公布次日,沪指均出现下跌。
统计显示,在A股经历的14次降息中,宣布降息次日,沪指跌幅超过2%的情况就多达5次。但值得注意的是,进入降息周期,股市后期走势往往会探底回升,甚至是走出牛市。比如,1996年5月1日宣布降息,次日股市出现大跌,但随后却迎来一波涨幅约240%的大牛市,沪指从600多点涨至 2245点;2008年首次降息后虽然股市也出现下跌,但一个半月后见底1664点,随后迎来一轮指数翻倍行情。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