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光大客户? 轻松三步预约,任意网点领卡!

字号大小:

投资并非花钱买风险

发布时间:2012年02月17日

 

 

投资的基本理论之一就是风险补偿,即“以承担更大风险来换取更高的收益”。在操作层面上,现在一年期定存利率是3.5%,属于无风险的投资收益。若投资其他有风险的理财产品,如公司债券、股票、房地产等,回报率一定要高于3.5%才考虑接受,高出的部分用于补偿风险,风险越高,要求的补偿率越高。但事实上,投资者往往忘记这一基本原则,踏入了花钱买风险的误区。

 

比如房地产投资,笔者最近参加了一场投资研讨会,不少富人都问:“我想抄底楼市,现在是时机吗?”此时,笔者会问两个问题:按市价计算的房地产租金回报率是多少?(答案是上海、北京等一线城市的租金回报率大都在2%以下);您认为此时政府还会放任房价失控大涨吗?(答案多是不会)。

 

既然知道在强力调控下,投资房地产是风险项目,又知道当前房地产的租金回报率远低于无风险收益,那么,没理由花钱买风险!有人说,租金回报率不重要,因为房子是可以“炒”的,房价一定会长期上涨。但是,对房价上涨的预期并不能改变花钱买风险的实质,看看上世纪90年代初的东京、90年代末的香港和本世纪初的纽约,前车之鉴多得很。

 

又如投资股票,目前中小板平均市盈率约30倍,创业板更是高达35倍,换算成年回报率分别仅为3.3%和2.8%。此时介入,承担的高风险根本得不到补偿,投资仍是花钱买风险。有人说,这些都是高增长板块,风险可由高利润增长来补偿。然而,要维持如此高的市盈率,企业需要连续多年保持40%―50%的增长率,从古今中外过往企业的发展史看,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有人说,中小板、创业板的股票盘子小、涨得快,这就是价值。然而,如果只是以判断短期涨跌为依据来投资,就和参与赌博无异,最终收益与承担的风险可能不成正比(风险大,取得回报的概率却不高)。所以,即使是投机,也应运用风险博弈,即精心计算胜算概率,判断出相对大概率的高回报事件,再作出参与的决定,才有可能取得与所承担的风险比相对合理的高回报。

 

那么,目前怎样的投资不是花钱买风险呢?银行的固定收益型理财产品是其中一种,其年化收益率普遍高于3.5%的定存利率,尽管也有一定的风险,但这些风险在收益率溢价中得到了补偿。

 

同理,上市银行股也是性价比较高的品种。目前,16家上市银行的市盈率平均值在7.3倍之间,市净率在1.5-2倍之间,处于历史低位。同时,在整体经济增速维稳的背景下,银行的盈利年年增长,且在我国,以银行为代表的金融行业,某种程度上享受着垄断下的超额利润。笔者认为,以目前价格投资上市银行股,潜在收益要超过应承担的风险所需的补偿,投资者不妨买入,等待长期合理回报。至于短期的波动,完全可以不必在意。

 

来源:上海金融报


网银登录
  • 请编辑html内容!

    中国光大银行版权所有 互联网服务信息备案编号:京ICP备0501370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