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本次市场调整很深,投资者对政策和经济都比较悲观,你怎么看对基本面?
黄瑞庆:基本面方面我们认为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的内需还是非常坚实的。大家知道,发电量对应的是客观真实的需求。我们计算了一个发电量弹性系数。在2009年以来,这个系数明显的高于1,在1990年以来这二十多年里面发电量系数大于1的只有在2003年、2004年高速增长阶段以及2009年、2010年、2011年以来的阶段,所以我们认为内需是非常坚实的。
记者:中国经济正在转型,是这样吗?
黄瑞庆:应该是,1990年到2007年中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出口,但最近我们认为内需在逐渐取代出口成为经济增长的驱动力。
记者:利率呢?你们觉得最近会有变化吗?
黄瑞庆:我们认为目前利率水平总体合理。企业的盈利能力决定了所能承受的贷款利率高低。目前企业的总资产回报率和银行贷款利率总体吻合,我们认为目前没有大幅上调或者下调利率的必要性。
记者:现在是好的投资时机吗?
黄瑞庆:我们觉得股指和净资产指数偏离已有一段时间,这正是机遇所在。按照价值投资理念,在低估值的背后隐藏着巨大回报的机会。基于对基本面和市场面的分析,我们认为目前投资是机遇大于风险。
记者:近几年多数基金亏损,不少人对价值投资产生质疑,你怎么看?
黄瑞庆:我们统计了从1995年到2010年A股市值前100名的公司,它的净资产、净资产增长和净资产收益率,得出非常相似的数据,就是每年复合增长率是13.2%,而且非常稳定。在这十多年里面我们经历了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1999年的网络股泡沫,2004年的宏观调控,2008年的欧美债务危机,在这些年份里面,A股上市公司给股东创造的回报年平均大概是13%,这是坚持价值投资的基石。
记者:为什么投资者常常感到“价”和“值”偏离呢?
黄瑞庆:这确实是个现实的难题。我们的计算显示,A股估值波动率是盈利波动率的9.4倍。这意味着,股价短期来看不是由盈利决定的,而是由估值水平决定的,而估值水平由投资者的预期、情绪决定,这也是价值投资的困难。预期、情绪往往难以捉摸,这导致市场波动有时候非理性,不是高估就是低估。我们未来的策略就是,把估值研究放在核心位置,博弈研究放在一个辅助性的位置。
来源:北京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