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生是某省级事业单位的员工,有股份制银行主动表示给予20万元的信用贷款授信,随时可以支取,且贷款利率不上浮。“我能不能把这个钱贷出来,去做点什么投资。”刘先生觉得这样优惠的贷款不用实在有点浪费,但是又想不出有什么安全且高收益的投资渠道。不过,记者了解到,确实有些“聪明”的投资者打起了这类信用贷款的歪主意。
“有人从银行获取信用贷款后,把钱卖给了中介去做贴息存款。”一位银行业内人士透露,贴息存款开出的价码越来越高,导致一些人做起了“钱”的生意。
存款10万元就能拿到8%
临近年底,银行揽储压力倍增,帮银行拉存款的中介队伍也不断扩大。记者昨日在19楼、58同城等网站发现,有很多以中介名义发布高息揽储的信息,其中10万元存一年定期的贴息就开到了8%。记者通过QQ咨询了其中一位发帖人,对方表示,所谓8%的贴息是包含了正常的一年定期存款利息。也就是说,除去正常一年3.5%的银行存款利息外,可以额外贴息4.5%,贴息部分可当场支付。而条件是存款人要签名承诺一年内不会提前支取。据悉,8%并不是最高的收益,在网上有人甚至开出了12%的价码,不过条件是资金量要大。
记者了解到,除了这种一年定期存款外,为了应付年终的存款考核压力,市场上也有一月期的贴息存款。陈小姐告诉记者,一位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可以做1个月的贴息存款,加上贴息后的年化收益为7.7%,条件是100万元起步。
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等到11月末和12月末,针对大额资金的超短期存款贴息也会出现,由于监管部门的要求,这种月末存款可能会由“一日游”变成“两日游”甚至“三日游”。
银行贷款竟然成了贴息存款
随着贴息存款的悄然盛行,一些“聪明”的投资者打起了歪主意。有银行业内人士透露,尽管临近年底,部分银行的贷款规模还有余量,针对一些优质客户的信用贷款也开始变得宽松了。据悉,某股份制银行针对特定客户的信用贷款放得比较宽松,30万元的额度,利率只需上浮10%-20%。有些客户拿到信用贷款后,把钱取出来转而去做贴息存款。
上述人士提醒,很多人认为贴息存款几乎没有风险,因为贴息的部分可以当场兑现。事实上,这其中的风险还是不可大意,如贴息部分是当场兑现还是事后转账、去银行存款是储户亲自操作还是转交他人,在这些环节上都有可能出现风险。
此外,今年以来,各地发生了多起以贴息存款为由的诈骗案。诈骗分子以存款贴息的名义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就是抓住了一些人贪图小利的心理。
来源:浙商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