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不是光大客户? 轻松三步预约,任意网点领卡!

字号大小:

寻找财富增值方法:2011年让赚钱飞久一点儿

发布时间:2011年01月30日

  

 

 

这也难怪,“涨”确实成为了2010年的核心词,尤其是工资没随CPI上涨的工薪一族,他们的感觉更明显,支出越来越多,荷包越来越瘪。此时,我们可以做什么……

  

俗话说,“你不理财,财不理你”,但相信很多人会说,我理财了啊,炒股、买基金、买银行产品,可都没跑赢CPI呀;而且,有统计数据显示,2010年70%的人炒股亏钱,银行绝大多数理财产品收益率也没有跑赢CPI,而若是2007年买入QDII基金的基民,则到现在都还没回本。

  

那我们到底该不该理财呢?答案是:当然要理财,关键是看怎么理。这也是我们做此特别策划的初衷。在物价涨,工资不涨的岁月,如何通过理财来拆招?要让财富增值,如何把握投资方向?如何选择进取型产品?又怎样从保守型产品和保险类产品中获益?盘点2010年的宏观经济,然后从2011年确定的政策中寻找财富增值的方法。

  

“涨价”声声急 努力跑赢CPI

  

谁也没料到,一颗小小的绿豆掀开了2010年“涨价”的序幕:2009年10月份新上市卖4.5元1斤的绿豆,到去年5月份涨到了10元1斤;4月份全国均价每斤5.69元的大蒜,到11月已经涨到了8元多;11月份生姜价格涨到7.13元,比上年同期翻了一番……“涨”字无处不在,于是网友发出了 “你可以跑不赢刘翔,但要努力跑赢CPI”的呼喊。

  

2010年让全民都知道了CPI,三个字母组合起来就是“消费者物价指数”,俗称 “物价”;2010年给全民普及了一个经济术语:通胀。 “通胀就是通通都涨价呗! ”于是“豆你玩”“蒜你狠”“姜你军”“苹什么”“糖高宗”“油你去”“煤超风”“绵里藏针”成为2010年的网络热词,彰显了国人面对物价“赤裸裸”上涨势态所表现出来的调侃与无奈。

  

“涨价”声声急,“调控”步步紧!回顾2010年,管理通胀预期一直是中央经济工作的重点。百姓期待政府能拉住物价这匹脱缰野马的缰绳。政府也就物价过快上涨打出了“组合拳”。从7月开始,针对大蒜、绿豆这类农产品涨价现象,七部委联合发文,要求严打囤积和投机炒作,维护市场正常秩序。此后,“国四条”、“国十六条”相继出炉。运用一系列市场手段保证生产、增加供给、降低生产流通成本;同时动用行政手段,严厉打击恶意囤积、哄抬价格、串通涨价、牟取暴利等炒作行为。调控措施的效果立马显现,大蒜、生姜等商品价格应声而落,农产品市场更趋理性,12月份CPI涨幅从高点回落。

  

尽管调控见效,但是,市场普遍认为通胀考验远没有结束,“温和通胀”时代才刚刚开始。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首席经济师祝宝良表示:“这一轮物价上涨不是短期问题,可能是中长期问题。 ”。2011年物价将继续温和走高已经是市场共识。多位经济学家预期,2011年CPI将在4.3%至4.6%之间。

  

存款攻略 加息下保持流动性

  

2010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对流动性过剩进行了持续管理,曾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两次启动加息,共计上调一年期存贷款基准利率0.5%。有研究机构认为,国内很可能步入加息周期。那么,在持续加息预期下,个人在存款理财方面应注意哪些问题呢?专家提醒,流动性是加息周期内的最优选择。同时,不要盲目对定期存款进行转存。

  

加息对个人理财的直接影响是导致未来一段时间内,理财市场面临的环境充满更多的不确定性,也就是说,个人理财既要考虑中长期收益的稳定性,又要防止短期的大幅波动;既要考虑不落后CPI,又要防止期望收益上升带来的风险过快上升问题。

  

有理财分析师建议,现在加息预期已经形成,短时间内难以扭转,对于个人理财而言,保持流动性应该是加息周期内的最佳选择,即保证存款处于相对灵活的状态,不要盲目进行长期投资。这是因为国债容易受加息影响而造成账面价值下跌使得收益率波动较大;而定期存款在加息周期内无法追上利率上涨的步伐。因此相比而言,选择银行短期理财产品是相对合理的选择。即使是选择定期存款,也要选择相对短期的定期存款,一般以半年比较合适,最长不超过一年。这样可以在未来加息后尽快取出存款,受益于更高的存款利率。

  

目前银行短期理财产品发行量较大,而收益率也相对比较理想,因此可以成为个人理财在加息预期下的首选。

  

在央行启动了加息之后,许多原来办理了定期存款的个人客户会考虑转存,以便受益于新调整的较高的存款利率。但理财师提醒个人投资者,不要盲目地进行存款的转存,要算算账才确定。

  

如果办理的定期存款已超过一定天数,再取出来转存成新利率下的定期存款就并不一定划算,因为已经存入的天数如果取出来的话,就要按照活期存款计算利息,收益率也会有一定的损失。可以按下面公式计算提前支取存在银行的定期存款是否划算,公式为“宜转存时限=360天×存期年限×(新利率―原利率)÷(新利率―活期利率)”。以一年定期存款为例,360×1×(2.75-2.5)÷(2.75-0.36)=37.7天。也就是如果一年期定期存款存期已超过38天,将定期存款提前支取再转存就不划算;如果已存期限尚未超过38天,将钱取出再转存就相对比较划算。

  

此外,由于加息预期仍较强,因此不排除央行可能在2011年初继续加息的可能,因此对于一些相对短期的定期存款就更加没有必要进行来回转换。

  

外汇投资 把握美元振荡机会

  

2010年,人民币又步入一轮升值周期,在此背景下,个人投资者应该如何进行外汇投资理财呢?有专家建议,普通投资者应该减少兑换外币的几率,以便享受人民币升值的收益;对于有兴趣做外汇投资的个人投资者来说,则要把握美元的振荡机会进行投资。

  

自2010年6月19日央行宣布重启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已经累计升值约2.6%。而许多市场人士认为,目前来看人民币升值的周期还没有结束,未来仍有继续升值空间。理财专家表示,在人民币持续升值的情况下,外币持有者宜选择结汇持有人民币,以减少汇率上升带来的损失;如果必须持有外币,也要选择短期持有或选择短期产品。具体来说,对于目前手持外汇的个人投资者,如果手中持有的外币出于种种原因暂时无法兑换成人民币,可以选择购买一些短期的外币理财产品,目前来看,银行外币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还高于其他产品,这样可以获得一些理财产品收益;否则,就可以选择一直持有人民币,待有外汇需要的时候再进行换汇。

  

此外,投资者还可以根据对未来人民币升值的速度预测来进行适当投资。比如目前一些高息货币如澳元理财产品的平均收益率较高,一般年化收益率都在4%以上。投资者如果认为未来人民币升值的速度低于这种高息外币理财产品相对人民币理财产品的收益差价,也可以考虑投资这些高息的外币理财产品。

  

有外汇分析师表示,在目前美国持续第二轮宽松货币政策的影响下,以及中国等新兴市场的流动性过剩的情况,美元在2011年至2012年可能仍会延续下跌走势,但期间会根据市场的行情波动出现相应的振荡行情,外汇投资者可以把握美元的振荡机会进行相应投资。

  

外汇分析师认为,对于外汇投资的实盘交易者来说,卖出美元,买入澳元等高息货币是比较好的选择。这是因为澳元经过几轮加息之后利率较高,目前与美元的利差高达4%以上,成为不少外币投资者的选择,交易量相对较大。而澳元兑美元的波动也因此对国际市场行情较为敏感,相对比较活跃,适合进行波段操作。而人民币兑美元的波动幅度相比之下就小了很多,从把握振荡行情做波段的角度出发,没有兑换成澳元操作方便有利。

  

股市策略 中、小市值股受青睐

  

虽然2010年A股市场熊冠全球,截至12月29日,上证综指跌幅为16.04%。然而这并不影响一批超级大牛股的涌现:截至12月24日收盘,全年涨幅超过100%的个股82只,涨幅超过200%的个股14只,涨幅超过300%的个股3只。

  

据报道,2010年12月基金经理调查显示,基金经理的通胀预期强烈,普遍认为未来货币政策可能更为紧缩。有95%的基金经理预计2011年A股市场的投资回报为正,中、小市值股票受到基金经理青睐。

  

据报道,九成以上基金经理预期2011年上市公司业绩将增长,其中51%的被调查者认为盈利上升20%左右,选择盈利上升10%左右和上升30%及以上的比例分别为39%和3%。

  

95%的基金经理认为2011年A股市场的投资回报为正,选择年回报率在10%以内、10%到20%、20%到30%和30%以上的比例分别为17%、42%、22%和14%。仅有5%的基金经理预期2011年回报率为负。机构投资者逢低买入意愿增强,逢高减持意愿下降。如果未来3个月内股价下跌10%,有70%的被调查者选择买入股票。展望未来6个月,基金经理相对看好中、小市值股票。分别有36%的被调查者认为中等市值绩优股和中小市值成长股表现将较为优异。科技类股票最受基金经理青睐,通讯类(通讯服务、通讯设备制造等)、通用工业类(机械、工程等)类股票分列第二和第三。

  

具体到投资行业板块上,券商们又取得了一致。“十二五”规划重点扶持的战略新兴产业、大消费是券商重点推荐的投资行业,周期类行业依然不被看好,部分券商认为其仅有战术性投资机会。

  

黄金白银 价格上涨仍可期

  

在美元贬值、欧债危机、地缘政治紧张等多方因素的刺激下,国际黄金价格和白银价格2010年分别取得了27.28%和75.53%的涨幅,国内的上海黄金交易所贵金属报价也同步上涨了23.44%和62.64%。据了解,从2002年以来,国际黄金价格便呈现出整体上涨态势,到目前涨幅已高达369%。黄金究竟能涨多少?近期黄金可能在经济政策未明朗和股市乐观气氛的影响下有所回调,但展望未来,在现在的经济环境下,配置黄金是非常必要的。

  

“市场的预期是,量化宽松还将继续,QE2之后,可能出现QE3、QE4。 ”富垠黄金深圳分公司总经理刘若飞对媒体表示,“各国央行也从2009年开始净买入黄金,到2010年三季度,各国央行已连续六个季度净买入黄金。2010年前10个月,中国黄金进口量较去年全年进口总量的45吨大幅攀升至209吨,预计全年进口黄金将超过250吨。 ”

  

有人计算过,2010年9月底,中国外汇储备26483.03亿美元。按国际金价1300美元/盎司计算,如果中国将黄金占外汇储备比例提升至10%,需要新增黄金储备大约5200吨,相当于全球矿产金两年的产量。如果印度、日本、俄罗斯、韩国、加拿大等经济体增加黄金储备的需求,这个数字将更大。

  

“1970年至1980年,国际金价从35美元/盎司一直上涨到850美元/盎司,当时的触发因素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而现在的量化宽松,有人跟当时的情况类比,如果真如此,黄金从250美元/盎司算起,最高可以涨到6000美元/盎司。”刘若飞表示,“当然这只是一种猜测,未来价格怎么走还是要由市场来决定,但可以确定的是,到美欧等国家开始加息回收流动性之前,通胀的局面恐怕难以改变,黄金仍会是市场追逐的热点。 ”

  

高盛的研究报告指出,只要美国的货币政策保持宽松和实际利率维持在低下水平,金价将继续上涨,将达到我们设定的12个月目标价1650美元/盎司。

  

全球曼氏金融则分析得更具体,其预计2011年金价将位于1250-1550美元/盎司的区间内,年底将达1450美元/盎司;而白银价格将位于25-35美元/盎司的区间内,2011年底将达30美元/盎司。巴克莱资本分析师则表示,黄金及白银的投资需求保持强劲。除近期获利回吐外,2011年金银投资需求仍将保持稳健并推动金价刷新纪录高点。

  

据刘若飞对媒体的介绍,2010年7月份开始,白银的涨势超过黄金,由于投资门槛低,白银得到很多小投资者的青睐,“我们公司有客户3万元在两三个月内就做到10万元,而且他们是一群人一起投资,大家同时看多,同时重仓持有,获利丰厚。 ”

  

据了解,金本位时期,白银和黄金的比价约为1:15,而目前为50:1,所以白银的上涨空间或者会比黄金更大。据广东省金银首饰商会主席甄伟钢对媒体表示,银价的涨跌主要受两方面影响:一是国际市场的黄金价格,二是其与国际市场的关系比黄金贴得更紧。白银被广泛应用于家电、汽车、电子行业,未来国际市场对白银的需求量还将增大。

  

分析师建议,保守型的投资者适合投资金条、金砖、黄金理财产品和黄金首饰作为保值增值的资产配置。激进型的投资者,则可选择黄金期货、黄金T+D等高风险的产品。中庸型的投资者,又能承受一定范围内的风险的,则可以投资黄金类股票、投资黄金的基金和纸黄金,但在配置上不要超过全部资产的50%。

  

黄金投资有一定风险。当热钱从新兴市场退出,资本回流美国,会导致美国资本市场走强。如果美国经济复苏并出现通货膨胀,美国利率水平出现拐点,进入加息周期,黄金价格将触顶。此外,国际黄金市场价格波动也将影响投资者的预期。

 

 

来源:青岛日报

 


网银登录
  • 请编辑html内容!

    中国光大银行版权所有 互联网服务信息备案编号:京ICP备05013704号